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章 羊肉泡馍(第1页)

第一章

2、羊肉泡馍

老五掸了掸身上的灰,把空的麻袋叠整齐,放在车厢内,又把大秤放好,这是昨晚借村头冯老二的,这可不能给人损坏了。一切收拾停当,老五向那些好心的买主,及周边摆摊,还有看热闹的人群双手抱拳打拱道:“谢哩,多谢各位乡党。”说完拉着空架子车,离开摊位。

中年男却上前一把拽住老五的衣服:“兄弟,请留步。”

老五顿了一下,“咋了?你说。”

“你看你,今天帮了老哥这么大一个忙,你总得让老哥把你感谢一下,把你这情补一下。”中年男满是感激的说。

“不用了,碎碎儿个事么,不算啥。”

“你看,是这,我把这追回来的钱给你,我看你兄弟也不会要。咱俩去吃个饭,让我多少把你的情补一补。”中年男很诚恳的说。

老五憨笑一声。“真的不用了,老哥的心意我领哩,你看我一会儿还要在集上买点零碎,完了还要去头牯市去逮俩猪娃子。”

中年男却死活拉着不让走执意坚持。“我一方面是感谢你出手相助,再者,老哥也是钦佩兄弟的为人,想和你老弟交个朋友,咱就去吃个羊肉泡,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,走些,走些。”

说完拽着老五就走。

老五一看这阵势,人家一片诚意,自己再推辞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,就随着中年男走了。

不大功夫,俩人穿过集市,走出人群,来到了西北饭店对面的“同盛楼泡馍馆”。老五在门前放好架子车,随着伙计的招呼,二人走进了“同盛楼”。这“同盛楼”泡馍馆虽不是坊上清真的馆子,但据说也是老板年轻时在西安回民街当伙计,当炉头学的手艺,对于七十年代末的长安来说,在韦曲这地方,羊肉泡也算是很正宗了。

进了门,店面不大两间门面,摆放着五六张老式方桌,配着长条凳,地上铺着青砖,几乎每张桌子都坐着人。店内收拾的还算干净。两人来到靠里的一张空桌坐下后,伙计殷勤的提来一个大铝壶,摆放好两个瓷碗,碗底铺着葱花,紧接着高汤倒入碗内,霎时香气扑鼻。

“你俩各要几个馍,自己掰还是要俺这儿提前掰好的?”伙计招呼道。

中年男交代道:“我俩馍,自己掰。”

转过头又看了一下老五:“兄弟你要几个馍?”

老五低声说:“三个馍,你们掰好的就行。”

中年男一看,也知道庄稼汉的饭量,觉得老五有些放不开。

“兄弟你是这,老哥看你也是豪爽之人,你今天不要见外,放开吃。既然老哥请你吃饭,饭好饭坏咱先不说,总得让你把肚子吃饱,要不显得老哥也太抠抠搜搜太啬皮了。”中年男笑着说道。

见中年男这样说,老五也不拘谨了,对着伙计说:“那你来十七个馍。”

泡馍馆的伙计以为没听清楚“几个?”

“十七个。”老五大声说道。

伙计娃一听顿时吐了吐舌头“好,知道了,十七个馍。”说完转身进去报饭去了。

一声“十七个馍”,中年男也是一惊,倒不是心疼钱,微微一笑,心想这人也真是一个豪爽的汉子。邻座坐的其他食客也听见了,都是一脸惊奇。要知道,这一个坨坨馍,标准二两,十七个馍,那就是三斤四两!常人的饭量就是两三个馍,饭量大的小伙子也就是四五个,再大的也就是六七个。

这时,老板走过来了,拿着一个大老碗,里边放着俩坨坨馍,递给中年男。“你的自己掰。”

又对老五说:“兄弟你真的能吃完十七个馍?我这开馆子这么多年,包括以前在西安当学徒,最多见过吃过十个馍的。”

老五满不在乎的说“要了肯定能吃完,我村能吃下十个馍的碾麦子的碾场能围一场。”

老板笑了笑:“那是这,你今天要是能吃完,我就不问你要饭钱了,你吃的多,说明咱的泡馍香,你这也是给咱做活广告呢。”

抬头对着挑起门帘向外观望的炉头肯定的说:“十七个馍。”

炉头转身进去了,里边传来点火开灶的声音。

中年男停下掰馍,对老板说:“就是多要了几个馍,正事都误了,凉菜你给咱弄上四个,西凤酒拿一瓶。”

老板也不再多问,转身交代后厨忙活去了。

中年男边掰馍俩人也便开始了闲聊。原来这人名叫戴儒文,五十来岁,是长安蝴蝶表厂的职工,大小也算个领导。平时又酷爱写字画画算是半个文人墨客。父亲是个老革命红军,在长安县这地方也颇有些人脉。

凉菜、烧酒上齐。戴儒文端起酒杯:“别看你老哥是半个文人,但其实骨子里欣赏你们这些铁骨硬汉,尤其你身上正是咱长安县男人该有的脾气,对于那些明知有错还死不认账的人,能用拳头解决的,绝不动一下嘴,打服了,打怕了,再跟他讲道理。今天这事处理的让人看了都痛快,我真是太欣赏兄弟你的脾气了。”说完又竖起大拇指。

老五赶快谦虚的笑道:“老哥太过奖了,我这人就是不爱说话,一遇事情着急就想动手,就我这样的粗人,还被老哥这样夸奖,我真的是担当不起。”

戴儒文接着又说道:“我可真不是奉承你兄弟,是由内心欣赏你,你若不嫌,咱俩结成兄弟,以后常来往,多亲近,你看咋样?”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