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7页(第1页)

谷雨前两天,忽听地底水声哗哗。整个山坡下方似乎都是空的,水流带着回音在暗处激荡。对面寒潭也不再止水无波,开始回旋涌动,缓缓升高。四个人站在石头上,欣赏这大自然的奇观。子释道:&ldo;这一片水域恐怕连着某处地下湖泊河流,谷雨上涨,冬至落尽,应时而动。&rdo;&ldo;别看了,走吧。水流越来越急了。&rdo;长生说着,开始潜入寒潭下方往外送东西。半日工夫,终于循着当初进入的路线出来。外边山洞角落里的竹篓,石缝里的长明灯,俱安然无恙,好像进入绝谷不过是昨天的事情。由于水位上涨,寒水汇成小溪从洞口一侧潺潺流出。‐‐永别仙境,重入红尘。站在洞口,恍如隔世。&ldo;按照吴宗桥的说法,他进去的时候,石壁和潭底的空隙有二尺余,如今却只剩下一尺多高。再过个百来年,只怕会完全合上。&rdo;子释怅然。&ldo;也许会有别的人,因为别的机缘从别的地方闯进去呢?&rdo;子归神往。别人的机缘,也是别人的故事了。收拾整理一番,动身出发。出了仙梳岭北边山口,向西而行。走了好几日,道路两侧不见人烟鸡犬,田地里野草与人齐高。野狗肆意啃噬路边白骨,乌鸦在枝头凄厉的嘶叫。刚从绝谷胜境出来,尽管早有心理准备,看到这样的惨象,四个人都有些难以适应。他们十分清楚,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,楚州百姓遭遇了怎样的噩运。在如此巨大的苦难面前,只是活着,似乎也已经成为一种罪过。子周紧抿着嘴,子归擦一擦眼泪,默默的一句话也不说,跟着哥哥们低头往前走。又过了两天,偶尔看到少数劫后余生的人,在山林田野间出没。他们几乎都是无力远逃的老弱妇孺,藏身荒僻之所,靠着野果野菜草根树皮和老天赐予的运气,躲过了兵祸,挺过了饥荒,熬过了寒冬,终于等来了春天。没有粮食,不要紧。南方的春天,是饿不死人的。榆叶槐花,茅根刺芽,都是充饥的美味。树上有鸟,水里有鱼,山中有兽,只要肯动脑筋,不偷懒,总有办法弄到手送进口。天降万物,滋养生灵。生存之道即是天道。一路行来,许多嫩芽花叶能吃的植物都捋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。地里到处都是刨挖野菜留下的坑,一片狼藉。原本正该是春耕播种的季节,幸存者们却只能在水田中采草籽苗回去煮汤。&ldo;他们……为什么不开始种粮食?&rdo;长生问。&ldo;不是他们不想。&rdo;也累了,子释干脆坐到路边,认真回答长生的问题:&ldo;最直接的原因是,他们没有种子。而且,也买不到种子。&rdo;一场饥荒,米价暴涨。豪强富户们将早稻余粮把在手里,囤积居奇。这些人,无不家大业大,跑了就等于一无所有,干脆留在当地给王师开城门。北方缺粮的消息辗转传来,大米贵如珠玉。然而江面封锁,货物运不出去也是白搭。利之所在,自有勇者。有人居然买通了江边的西戎守军,军民合作,做起了倒卖粮食的生意。这些内情子释虽然不知道,一些常识性的推测却是可以得出结论的。&ldo;……即使有种子,几个老弱妇孺,耕耘劳作,倍加艰辛。世道依旧不稳,就算种出来了,多半也保不住。遭人抢被人偷还不是家常便饭?倒不如眼前捞点实在的填饱肚子。&rdo;歇一歇,望着长生,继续道:&ldo;还有‐‐你要知道,这土地,不是他们的。所以,从这地里长出来的东西,也不是他们的。只要这块土地的原主人或新主人一出现,就只能将劳动成果拱手相让。&rdo;长生明白了。原主人多半不知所踪,新主人却随时可能出现。岂止小小一块水田,这天下又何尝不是如此?谁有力量霸占它,谁就是它的主人。忽听子释轻声念道:&ldo;……民之欲利者,非耕不得;避害者,非战不免;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,而后得其所乐。故圣人修德政使民得其所利,行武备使民避其所害。德政不行,遂令民失其所,夺其时,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。父母冻饿,兄弟妻子离散。乐岁终身苦,凶年不免于死亡……&rdo;声音渐渐放低,说到&ldo;死亡&rdo;二字,归于沉寂。子周缓缓开口,把这段接下去:&ldo;……故体民之心,遂民之情,使民得其所养,不致失其依据,圣人之忧民若此……&rdo;这些话,皆属圣人名言。恐怕天下每一个读书人,都烂熟于胸,能脱口而出,长生自不陌生。不过,从前也就是知道而已,即使觉得或许和自己有关系,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触。可是,此时此刻,此情此景,这几句话入耳,却如木铎金声,钟鼓玉磬,又如真言密咒,梵语清音,一波波散入血脉,一字字牵动心魂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