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8页(第1页)

一番权衡之后,朱元璋很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,树挪死,人挪活,将人世世代代困在一个职业里头,显然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。但是,作为一个靠打仗打出来的皇帝来说,对于兵权这种事情还是非常看重的,在朱元璋看来,做皇帝的,什么都可以没有,就是不能没有兵权。

而在舒云眼里,不管做哪一行,啥都可以没有,就是不能没钱。后世有句话叫做何以解忧,唯有致富!放在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,皇帝要是没钱,就得跟崇祯一样,一点小事就得跟大臣哭穷,然后一个比一个能哭,结果到头来,最穷的还是皇帝,最后也只能去煤山找个歪脖子树唠嗑了!

所以,舒云对于朱元璋雄心勃勃,想要立下大明万世之基的制度有些不太看好,哪有什么东西是万事不移的,别的不说,这么多年下来,孔圣人的言语都不知道被注解了多少次了,儒家的经典还有释义也不知道改了多少次,也就是他们自个都号称得了正统而已。

朱元璋虽说被舒云打消了一点积极性,不过,他并没有因此有什么气馁,弄了个空白的小册子,每天都在上面写写画画,不知道在琢磨着什么。

到了这个时候,朱元璋已经不会亲自坐镇前线了,因此,他如今算是稍微闲下来了一点,终于可以有时间教导儿子了。

朱元璋做了皇帝,朱标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子,他那些兄弟,这个年纪,还连封号都没有,在宫中就是按照排行叫做二殿下,三殿下等等,朱元璋有意将朱标这个皇太子的身份与其他的儿子区分开来,皇太子的份例仅在皇帝皇后之下,而皇子的待遇,包括另外几个嫡出皇子的待遇,也就是与国公相当。而以朱元璋的吝啬,呵呵,朝廷文武官员的俸禄,那真是让人一言难尽,反倒是每年的田税退税看起来变成了大头,当然,这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当隐形福利变成了明面上的,那么,下面的官员就算是想要哭穷,都没话说了。

老实说,要不是舒云之前就制定好了后宫妃嫔还有宫人的月例待遇,以朱元璋的吝啬劲,估计这些后妃都得靠娘家送钱进来才能保持一定的体面了!不过想想历史上,马皇后本来也是一个非常简朴的性格,做了皇后还带着宫妃纺纱织布,自个穿自个织出来的丝绸,谁敢比皇后还穿得奢华呢,估计有钱也没处花去。

舒云并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头委屈宫里的人,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,简朴是应该的,但是现在呢,正是拉动内需的时候,皇家都不舍得消费,底下就算是想要消费,也不敢放开。

舒云并没有像是史书上的马皇后一般,自个活成了模板,还将儿子也教成了圣人,这样的生活太累,也太不靠谱,所以,如今的朱标,朱樉他们还是比较接地气的,在知道两人之前在田庄上栽的跟头之后,朱元璋立马有了新主意。

马皇后

朱元璋下令在御花园里头开辟了一块田地,要求不管是后妃,还是到了一定年龄的皇子公主,都要认领一小块,亲自耕种。朱元璋自个也以身作则,开垦了一小块出来。舒云只得跟上,不过她取了个巧,没种什么粮食,而是种上了蔬菜,这个照顾起来,可就简单多了。然后,舒云终于想起来,自个忽视了什么事情了,得从海外引进良种。

明朝后期就倒霉在了天灾上头,大家肚子都吃不饱了,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在家等死啊,做顺民也不是这么做的!自然要揭竿而起,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了!

问题是算算时间,美洲现在还没发现呢,所以,不管是红薯,还是马铃薯,还是玉米,这些都比较遥远,欧洲那边现在种植的什么燕麦,黑麦之类的,产量还不如中国的大麦小麦呢,起码这些早就经过了改良了!

所以,现在的关键问题居然是应该赶紧发现美洲,从美洲引进高产粮食作物吗?

与其这样,还不如早点开发南洋呢,那边喷发的火山灰沉积的土地可是最好的良田,而那些经常会有候鸟停留的小岛也是好地方,几百年后,还有国家靠着出售这种天然肥料发家致富呢!

说到底,到了这个时代,不管是想要干什么,都得开始开发海洋了!谁在这个事情上头落后,之后想要赶上来,就不容易了!

比较麻烦的是,明面上,朝廷是不好提倡出海冒险的,这不是几十上百年之后,那时候人口繁衍,又因为土地兼并之类的缘故,已经又许多百姓失去了土地,愿意出去冒险了,可现在呢,中原汉人数量比起百年前,不知道缩减了多少,许多地方十室九空,还得想办法移民呢,怎么能鼓励百姓出海呢?所以,许多事情,还是得依靠那些海商,甚至是海盗。

想要百姓出海,需要的就是利益,舒云琢磨着,也只能是对外悬赏了,赏格还不能太高,免得对方觉得奇货可居,不知道打些什么主意,无非就是鼓励海商从海外弄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种子回来,这些植物种子可以按照种出来之后的情况进行退税,如果能找到类似于马铃薯,番薯之类的种子,舒云觉得,即便是给这些海商免掉大半的税收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
另外就是,出海的船队,如果愿意从海外运输粮食回来,那么,也可以按照比例退税,舒云将自个的一些打算跟朱元璋一说,朱元璋对于退税这种事情还是有些敏感的,不过,他毕竟是农家出身,对于粮食还是非常敏感的,如果真的能找到什么粮种,让天下人不再受到饥饿的影响,那么,再多的代价也是可以付出的。而这些对于那些出海的船队来说,其实就是多问几句话的事情,并不会耽误多少时间。

至于从海外运粮这种事情,朱元璋却是不抱什么希望,其实舒云也觉得希望不大,要知道,海外盛产的东西实在是很多,什么宝石香料,还有那些檀木,黄花梨之类的,国内如今数量已经没那么多了,但是海外这些真的不值钱,森林里头随便一砍,就是几百年的树龄,拿这些压舱,可比用容易潮湿长霉的粮食划算太多了!

所以指望这些,还不如朝廷自个派出船队,出海向那些藩属国采购粮食呢!

“秀秀,这些事得一点一点来,咱们不用着急!”朱元璋笑吟吟地说道,“咱们现在还年轻着呢,标儿也不过就是十岁,就算是咱们这一代不能完成,也能等到标儿继续下去!”

朱元璋对于朱标还是非常满意的,表面上,朱标长成了一个谦恭有礼的孩子,宋濂他们对朱标这个皇太子寄予厚望,没办法,朱元璋是个不好糊弄的皇帝,而且做事非常简单粗暴,对于什么圣人之言,致君尧舜什么的,压根不感兴趣,他的确也读书,但是,朱元璋读书是为了利用这些学问让自个的主张显得更有道理,却不会被这些学问套住!

朱元璋如今虽说还没有显露后来的残酷手腕,但是读过史书的人都要知道,开国皇帝就没一个是什么好脾气,好糊弄的。因此,想要完成自个的主张,自个的理想,最好从下一任皇帝着手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