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4页(第1页)

出了教室,掏出手机设置响铃,恰好电话就来了,是妹妹胡以心。&ldo;哥,下课了?怎么样?&rdo;&ldo;什么怎么样?&rdo;方思慎有些奇怪,妹妹语调隐约带着焦急呢。&ldo;不是来了个新生吗?怎么样?&rdo;&ldo;啊,是,来了个新生,没什么。&rdo;&ldo;没事就好……你那边好吵,方便说话不?&rdo;方思慎左右看看,转到通往花园的岔道上:&ldo;好了,什么事,说吧。&rdo;&ldo;就是新来的那个学生,教务主任今早才想起来告诉我,要我私下叮嘱你,他只要来了,不过分捣乱就行,其余一切都麻烦你睁只眼闭只眼。&rdo;方思慎想想:&ldo;那他的论文‐‐&rdo;&ldo;这你就别管了,人就是来混学分的,总之最后肯定能搞定……喂?哥?拜托,求你了,事关我饭碗啊!那啥,您老正直清高如日月,小妹卑贱低俗如蝼蚁,求您高抬贵手……&rdo;方思慎听着妹妹在那头瞎扯,终于妥协:&ldo;只要不是纯粹抄来的,我就让他过。&rdo;&ldo;那成,我让他班导跟他讲明白。哥,你猜他是谁的儿子?&rdo;&ldo;我管他是谁的儿子。&rdo;&ldo;你是不用管。在国一高,&lso;谁的儿子&rso;,那学问大了!&rdo;胡以心压低声音,&ldo;你可千万别跟人说啊,这姓洪的新生,是晋州首富,去年&lso;大夏十杰&rso;,河津乌金矿主洪要革的儿子。也不知拜的哪路菩萨,居然把户籍弄到京里,进了&lso;国一高&rso;。别的选修课,调查实验之类搞了一年多,哪个组都不肯要新人。也就你这门课,半路起家,拆伙单干都行,又都是文科生,有特殊背景的比例不大,所以主任非安排他来选国学不可……&rdo;方思慎想: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妹妹这个国文学士,比起自己这个国学博士,对业务实在精熟多多。方思慎照例是三个葱花饼当午饭,顺手把找回的钢镚儿送给了胡同里的瘸腿乞丐。路过杂货铺时又买了两把挂面,一棵白菜,半斤鸡蛋。这是新养成的习惯,用妹妹那儿讨来的旧电锅,晚上自己煮面吃,物美价廉营养健康。回到宿舍便一直在收拾。三年来跟着&ldo;金帛工程&rdo;,积攒下许多资料,再加上无数碑帖拓片简帛摹本,堆得半边床板都是。如今终于打起精神,理清头绪,预备改弦更张,辞旧迎新。吃完面条接着干,不知不觉弄到晚上,一头纸灰,两手油墨,腰酸背痛。大概收拾停当,去操场跑步。京师大学百年老校,历史悠久,西操场旁边原本是一大片参天的古树林子。前些年为了腾地方兴建室内体育馆,伐了一多半,好歹沿操场留下几排。方思慎最喜欢深夜时分过来跑步,踩着树叶间洒落的细碎月光,迎着枝桠间拂过的凉爽夜风,一圈一圈,跑到筋疲力尽。出了宿舍楼才发现有点儿早,晚自习刚刚结束,成群结队的学生正从教学区往回返,空气中飘来食堂夜宵的香味。犹豫一下,还是向操场走去。路灯都亮着,操场四面的太阳灯也还未熄,把可怜的几颗星星都照没了。灯光之外,唯余漆黑浓稠的夜。忽然一阵喝骂声传来,洪亮高亢,有如炸雷翻滚,回音不断,几乎把学生们的聊天笑闹都盖过去。方思慎愣了一下,以为什么人在吵架,四周看看,却并没有发现异样。这时几个学生从他身边走过,一个道:&ldo;夜叉王又开骂了啊,天天来这套,也没点新鲜花样。&rdo;另一个道:&ldo;也听不清到底嚷些啥,他这是骂谁呢?&rdo;有人接话:&ldo;骂谁?活腻歪了发牢骚呗!就是个老疯子罢了!&rdo;&ldo;咳,命苦不要怨政府,下辈子睁眼选父母;点背不要怪社会,来世争把胎投对……&rdo;方思慎想起来了,这应当就是传说中每晚在操场边树林里骂人的疯老头,学生们给起了个外号叫夜叉王,代代相传,也不知到底源自何时。据说老头专拣下晚自习人多热闹时开骂,声传十里,多少年如一日,风雨无阻,已成校园一景。至于他究竟是何身份,为何如此这般,普通师生却谁也说不清楚。因为方思慎从来没有在这个时间段来过操场,竟然头一回亲耳听闻京师大学七大传说之一的&ldo;夜叉王之叱&rdo;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