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4章 布料19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(第1页)

【杜甫五十二岁,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,做了严武的参谋,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。

不久杜甫又辞了职。

这五六年间,杜甫寄人篱下,生活依然很苦,他诗作《狂夫》:“厚禄故人书断绝,恒饥稚子色凄凉”

他在《百忧集行》中说:“入门依旧四壁空,老妻睹我颜色同。痴儿不知父子礼,叫怒索饭啼东门。”

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,到了秋风暴雨之时,杜甫的茅屋破败,饥儿老妻,彻夜难眠,他写了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

其中前段有诗句为:“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”

结尾杜甫提笔写下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

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”】

诗人集会中。

他们本以为前面杜甫经过的苦难,便已经让人十分不忍心了。

但是怎么也没想到,杜甫晚年生活,真是一路向下走。

有年轻的诗人已经泪洒当场:“诗圣即使被盗贼抢劫,想的却是什么时候天下寒士都有地方住,这就是圣人之道吗!?”

其他人也皆沉默不语,虽然他们自认为读书人。

但是像诗圣这样,自己都活不起了,还在想着国家,百姓。

有人出声赞同:“这就是圣人之道!”

同时有人问道:“如何才能让百姓免受战乱流离之苦呢?”

旁边老人解答道: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

原来杜甫早在年少时,就说了问题的答案。

可惜他最终也未能得到重用,只能把诗文寄托百姓,这就是“诗圣”、“诗史”!

李白刚谏言完,没想到就听到了自己未来好友的晚年。

自己晚年,也是因为安史之乱,辗转避难,后被长流夜郎。

但是自己这位好友晚年,真是让人闻者伤心见者落泪。

即使说被强盗抢劫,也希望天下人都有住所。

李白沉默的看着神迹,心下在快思量。

兖州。

杜甫早在神迹之前所说自己晚年不如何好时,便有了心理准备,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居然沦落至此!

杜甫现下正是鲜衣怒马的年纪,他甚至开始怀疑神迹所说,究竟是不是他?

杜闲已经双目通红,他不顾兖州牧还在场,直接对杜甫说道:“若有调令,爹和你一起去长安!”

兖州牧在旁一听,立刻说道:“杜老兄,这事您交给我,包管给您办的明明白白的!”

杜闲抬手拭泪,然后道谢道:“兖州牧,多有麻烦了。”

兖州牧赶紧拜拜手:“不麻烦不麻烦,只要杜老兄您往后记得小弟就行。”

杜甫本来还在震惊自己的晚年,没想到自己晚年,居然吃不饱饭,自己的孩子也过的凄惨。

听到兖州牧和自己父亲的对话,杜甫这一刻突然明白了,何为官场,何为仕途。

他主动说道:“往后必不忘您的提携之功。”

兖州牧喜笑颜开,“子美严重了,您往后到了京城,那可是要平步青云的!”

【杜甫五十三岁,一直帮助杜甫的严武、高适去世。

杜甫离开了成都,经嘉州、戎州、渝州、忠州、云安,一路辗转流离,在次年到达到达夔州。

杜甫五十四岁,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,杜甫得以在此暂住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