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章 典韋出城見孫輕(第1页)

雖然早在修縣時就聽朱靈說了廣川城百姓對他的殷切期望,但那時陳諾也只道是朱靈信口吹捧的,並沒有當真。如今親眼所見,不但意外,亦感到高興,他的胸也挺直了,轉眼看了看姚貢。

陳諾是滿意了,姚貢可不高興,只見他耷拉著一張腦袋,半天沉默不語。

若不是因為他此時有求於陳諾,以他堂堂一國之相之尊焉能親自出迎陳諾,還跟陳諾齊頭並行?

陳諾這邊暫時將軍隊駐紮下來,下了馬,帶同典韋、潘璋等將隨了朱靈等入了相寺。姚貢先上前了一步,此刻帶同治下大小官員親自出來迎接陳諾等入席,免不得要嘴上客套一番。

酒席擺開,水6並陳,姚貢親自捧酒,勸了陳諾數盞。

酒一多,話也就開了,可自始至終,姚貢是半個字也不提有關清河都尉的事情,那旁邊倒是把朱靈給急了。

朱靈故意將盞一罷,以半個主人的身份同陳諾說道:「這光顧著喝酒了,倒是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給忘記了。想我廣川偌大城池,卻被黃巾小賊給一直圍著,可卻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人來帶領大家禦寇。早聽聞將軍修縣一戰,大敗黃巾,令敵喪膽,威名遠播,故而今將將軍請來,請為我廣川做主!」

他這轉彎抹角的一說,倒是把廣川城上下說得沒人了,別說其他大小官員了,單單那姚貢被朱靈一說滾臉通紅。

他還想駁斥,但奈何朱靈說的本來也是無從反駁,更何況他現在還依賴陳諾禦敵,也就強忍住了。

那陳諾聽朱靈一說,打著哈哈,說道:「文博此言差矣!想我陳諾不過是個棄人,當初欲入廣川而不得,這才勉強去了修縣。後被黃巾,圍城數十日之久,幾乎已到孤立無援之境,後來之所以脫困,那也不過是憑藉一時之僥倖罷了。

要說起這廣川城,文博之言更加差矣。想廣川城池高大,又有堂堂姚相在此親臨鎮守,何謂無人?文博你這句實在是魯莽了。想我陳諾雖忝有修縣一戰小勝之名,奈何身卑不過一介小小別部司馬,焉能在姚相面前指手畫腳?

至於為廣川做主,那更是休要再提了!別說我是身微言輕,威望不足,就算勉強為之,亦是不能長久。想我身是修縣縣令,也不能離縣太久,在姚相這裡叨擾一盞後,也就告辭了!」

說告辭的話,朱靈自然不相信,他只是嘿然一笑,要看姚貢說些什麼。

那姚貢好不容易請動了陳諾,如何輕易放他走。

他也知道該是他有所表示的時候了,趕緊打了個哈哈,舉盞道:「將軍此言差矣!想將軍修縣一戰豈是僥倖所能得?若不是將軍你與賊人鬥智鬥勇,百般拼死,焉能輕易取得修縣大捷?

想此一戰後,敵人再也不敢小覷將軍你了,焉敢再犯修縣?所以將軍你也一時不必急著回去。要說起當初之事,說來我還當真的慚愧,也是我一時糊塗,誤以為讓將軍獨領一縣,可展將軍之才,只是沒有想到後來會惹了那麼多的麻煩。

其實說起來,修縣城池低矮,地理條件也不是優越,想此城旁邊就是漳水,雖然在太平時節可以利於灌溉,但在戰時可就是它的短處了。想目今冬季河水凍結倒是沒有關係,要是夏季河水暴漲,若有心人動了歪腦筋,決堤灌城,修縣只怕頃刻就會如入汪洋之海,如何堅守?所以修縣並非將軍久留之地。

依本相看來,我這廣川城池雖然比不上鄴城之雄偉高大,但亦是大城,城內居民又多,地理條件又極其優越,是完全可以用來駐軍的。如果將軍非是貪戀小小一個修縣縣令,那不如聽本相一言,不當也罷。想以將軍大才,倒不如暫時在我廣川屈就屈就,我上表將軍你為清河都尉,我治民,將軍領兵,我們珠聯璧合,共同抵禦黃巾賊寇豈不是好?將軍你說呢?」

姚貢倒是不糊塗,又是拍馬屁,又是安慰的,無非是想暫時的安撫住陳諾,想讓陳諾替他賣命。至於讓陳諾當這什麼清河都尉的,那完全是託詞罷了,到時他這邊黃巾一走,他再腳一踹,將陳諾弄走,到時陳諾不但這裡待不了,就連修縣也不給他了。

姚貢打的什麼歪主意,其實陳諾也並不糊塗。

他陳諾既然領兵前來,只要站穩腳跟了,到時誰踹誰還不知道呢。

陳諾打著哈哈,相互客氣了兩句。

那姚貢剛才還說將領兵之權交給陳諾,但臨了,卻只是讓陳諾統兵接手東南二門,至於西北二門則仍是由他的人馬防守。

那朱靈一聽,立即來氣了,口無遮攔的說道:「誰不知道東南二門賊寇最多,姚相將此二門交於陳將軍,知道的還好,不知道的還以為姚相是在欺負人呢!」

姚貢一聽,臉色一暗,想要回罵朱靈卻又不敢。他可是知道,朱靈跟陳諾那是有關係的,此次陳諾能夠帶兵來救他,那是看了朱靈的面子。他可不想因小失大,倒是裝傻充愣,當做沒有聽見。

陳諾嘿然一笑,說道:「文博你多心了!這廣川城也幸好只有四座城門,要是多出一個來,你說是守還是不守?」

他這句話倒是緩解了一下氣氛,諸大小官員倒是會心的笑了笑,暗地裡佩服陳諾的應急之才。

眾人這邊喝著酒,突然外面奔進來一個小卒,呈上了一封書信,是送給國相姚貢的。

書信是連同一支箭矢送過來的,顯然是城下有人射進的。

姚貢取了信一看,原來是安平國相高焉寫給他的。

高焉,昔日曾為上谷太守,雖然不是韓馥舊部,但此人向與姚貢交好。

姚貢心裡一緊,記得前時他因為黃巾一事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這個好友。他因為黃巾太多,不得不親自作書一封,讓人送到安平國,想要請高焉幫忙,帶兵戡亂。只是,當時高焉所在的安平國其實也不太平,只因公孫瓚事起,國內多地發生混亂,許多好事之徒趁機滋事,高焉要忙著四處平亂,自然也就抽不開身來幫助姚貢了。

那時不行,難道是此刻安平的戰亂已經平息了?

果不然,看信上前後言語,不但安平國內戰亂暫時平息了,且高焉親自統領了三千的兵馬前來救他。他從西面而來,只是因為西面尚有好多的黃巾在城外安營連寨,他也不敢冒進,只好將營寨遠遠的扎在了黃巾身後,先派人前來送信,取得聯繫。

姚貢看罷信,那是滿心歡喜,差點跳了起來,左右官員皆是不知姚貢為何如此高興,互相交頭接耳。

他想著,高焉雖然帶來的不過是區區的三千人馬,相對於黃巾軍那是沒得比的,但好歹是一支救兵,多少給他增加了些許的底氣。

他看了陳諾一眼,心裡又是不得勁。還想著,若是高焉早來一會,他也不會跟陳諾如此卑躬屈膝,還劃分什麼城門給他防守,更不用對他封官許願了,真是多此一舉。

他在心裡計較了一番,立即將高焉的書信讓下面看了。下面的大小官員更是高興,想能多一支援軍那廣川也就多一份希望了。

姚貢趁熱打鐵,提議請高焉帶領人馬入城,共同防守黃巾。

他心裡真實的目的,不過是想以高焉人馬牽制陳諾,到時就更好翻臉了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