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章 金戈铁马入梦来(第1页)

金宣宗铲除奸臣术虎高琪之后,便着手进行重新组阁。那一年,王若虚奉诏出使西夏,示意两国罢兵修好。仙风道骨,礼仪周全,深得西夏国王的赏识,遂欣然与大金王朝建立同盟关系。王若虚出色地完成了金宣宗布置的任务。他回到京城,因其政绩卓着,颇为朝廷赞许并给予丰厚赏赉。为了推广仁政,金宣宗授予王若虚同知泗州(治所在江苏省盱眙县)军州事。同知在吏治期间,写出了大量文学作品,其中,因《宣宗实录》功绩卓着,被朝廷召回京师为着作佐郎,继续编修国史。

不仅如此,金宣宗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,实行减租减息,增加农民种地的积极性。农民们感受到了国家的怀柔政策,深入人心。在河朔地区,不少人家欢送孩子应征入伍,报效国家。

宋朝,历史上分为北宋与南宋,作为赵家天下,北方的人们习惯称作南朝,也有人叫做南蛮子。北方人彪悍,憨厚,敢打敢拼,士为知己者死。他们每逢作战总是碧血丹心,怀着满腔热血为统治阶级,为给黎民百姓撑腰的帝王将相贡献着宝贵的生命。

金国面对蒙古大军侵略,不时还受到小老弟南朝“翻白眼”,金宣宗深知我大金王朝已步入暮年。就好像一个英雄好汉垂垂老矣。即便如此,面对积习难改的弊端,这个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他突然想起魏武帝曹操所作诗歌《步出夏门行》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?

金宣宗依然雄心满满,壮志凌云。他面临巨大外患,直面国内不安分因素,他坚毅的目光里,喃喃自语道斗争,斗争,继续斗争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!

沧海之水风云聚,波浪不会随便泛。蒙古的崛起,就仿佛一个出生的孩子,茁壮地成长着,如今已是丰硕健躯之人。

蒙古披坚执锐,马踏高处,剥削黎民百姓、掠夺财产、肆意践踏农田,给河朔地区的老百姓造成了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”的荒凉景象。破产、无家可归的农民只能四处流浪,常常以野菜充饥。

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饥民们纷纷揭竿而起,高举义旗,铲除剥削阶级与反动统治。规模较大的是山东起义军领杨安国,他本是一个亦农亦商的乡下人,他是一个皮匠,经常贩卖与制作鞍材过日子,故而获一外号“杨鞍儿”,他自己则换成杨安儿。他曾犯人命案而浪迹天涯,在恒岳一带落草为寇,聚众千人以上。他打着起义军的旗号,招兵买马,除暴安良。后归降金国,任职防御使、州刺史。

那年,蒙古人大举进攻,山东是金国统治比较薄弱的地方。当时,杨安国担任铁瓦敢战军副都统前去复命戍边的路上,获悉敌人寇边,他二话不说率领起义军折回山东,打击侵略者。

战乱频,河朔、山东等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。这些起义军遥相呼应打土豪分田地,当地居民扶老携幼贴、携浆荷箪、夹道欢迎。膨胀过度,一度让起义军总领杨安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,老天大之外,便是他做老二。悍然公开地叛乱,叫板金主,并相继攻陷了一些州县,气焰相当嚣张跋扈。

金宣宗看到眼皮子底下的逆臣,是可忍,孰不可忍!当即派仆散安贞带领一支队伍前去镇压。官军治理有方训练有素,很快将庞大的乌合之众打得落花流水四散逃命。巨贼杨安国被金军所追杀,溺水而亡。

喜欢河朔儿女请大家收藏河朔儿女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