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1页(第1页)

  每天在黑龙江上,都会有小船运输着铁管过来。

  一开始秦蓁想要的是铁矿石,但是他们这没工厂,加工也不方便,所以就要钢管。

  “你看现在的陀罗县,是中俄边界最重要的贸易口岸,那是我们留下来的。”

  私底下的贸易往来有军垦部队打掩护,没人会查到他们头上。

  在五十年代末,他们就开始兴建现代化的大农场。

  配备了各种农机器械和地下喷灌设备,一开始喷灌设备还不多,主要依赖河渠,靠着种植耐旱的土豆、红薯和玉米,度过了那艰难时期。

  “我们不止安然度过,还给国家交了好多粮食,你知道有多少吗?”

  小孙儿想了想,觉得自己猜不出来,“多少呀?”

  作为北大荒人的后代,他知道现在的北大荒有上百个大型农牧场和二百万公顷的耕地。

  “五百垦荒志愿者,还有十万转业官兵和两万家属,在59年的冬天,交给了国家二百亿斤粮食。”

  二百亿斤什么概念?

  59年全国粮食产量减产,全国粮食产量堪堪达到三千亿斤,较之于上年减产高达17%。

  而十二万北大荒人开垦出良田二百万公顷,上交国家的粮食占全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七。

  小孙儿不相信,“这怎么可能?现在的北大荒粮食产量也才四百亿斤,奶奶你说过的,咱们国家粮食增产,那是引入化肥、有了高产的种子、还有农药、水利共同作用下这才提产的。”

  苏慧兰看着具有辩证精神的小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,“对的,现在的北大荒啊,是很好,那也是踩在秦蓁和十二万垦荒人的肩膀上展起来的,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爱吃地瓜玉米吗?”

  “烤地瓜烤玉米那么好吃,他们为什么不爱吃?”

  苏慧兰笑了起来,“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整日里吃地瓜玉米面,吃腻歪了。我们呀,可着劲儿种地瓜种玉米,没日没夜的垦荒就是想多种点田。现在日子好了,为了保护北大荒,又退耕还林了。”

  曾经被他们烧荒过的荒原,如今再度成为水草肥美的保护区,看不出当年的痕迹。

  “奶奶你经常提起秦蓁,可为什么没见你去找过她呢,她人呢?”

  苏慧兰看着一脸好奇的小孙儿,她笑着摸了下孩子的脑袋,“她死了。”

  “死了?”小男孩一脸的惶恐,“怎么死的呀?我没见你去给她上过坟,爸爸妈妈之前还带我去给那位唐悠阿姨上坟呢。”

  “太远了,去不了,在疆呢。”

  从小就看遍了中国地图的小孙儿好奇,“她怎么大老远的去那里呀?”

  “因为秦蓁说了呀,衣食父母,吃的问题解决了,北大荒开垦好了她要去疆,那里是她的战场,她去那里种棉花了。你要是去疆,到了那边的军垦农场,肯定能听到她的故事。”

  秦蓁总是那么热情,像是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国家,从东北到西北,她不知疲倦。

  从地瓜玉米到棉花,她是最富有钻研精神的农学家,却又是一个身边人都觉得浑身是谜的人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