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4页(第1页)

打听到&ldo;知墨堂&rdo;的所在,丹青一心想给鹤哥来个惊喜,谁知才进门,鹤哥已经恭候多时了。顾不上叙旧,先扔给他一封信,原来是水墨从京里寄来的,上面说丹青如果不能在中秋前赶到銎阳&ldo;宝翰堂&rdo;报到,后果自负。虽然分开几年了,大师兄的余威仍然是很可观的,丹青屁股还没坐热就连忙动身,紧赶慢赶,终于在八月十四傍晚城门关闭前进了銎阳城。无心欣赏京都夜景,丹青雇了辆车直奔水墨信上所给的地址。&ldo;宝翰堂&rdo;上下众人都散住在城里,只有当值的执事和伙计在店里过夜。东家专为没成家的弟子和伙计在城东准备了宅子,虽然十分普通,不过在&ldo;銎阳米贵,居大不易&rdo;的情形下,却算得是一项相当不错的福利。师兄弟见面,自有一番亲热。丹青赖在水墨房里不肯走,最后只好二人秉烛夜谈,联榻而眠。尽管头天晚上半夜才睡,第二天丹青还是兴奋得一大早就醒了。水墨从外间进来,招呼他洗漱吃早饭。丹青两只眼睛围着师兄打转,时不时傻笑一下,仿佛不如此就无法表达心中的思念和重逢的喜悦。水墨看他咧嘴便拍一下他脑袋,眉眼弯弯的任他跟着自己。其实丹青的个子已经差不多和水墨一般高了,可是他沮丧的发现,两年不见,十九岁的师兄浑身上下都透着令自己望尘莫及的风姿气度,如雪中翠竹,崖岸青松。偶尔不经意间的温柔,竟很有些风流妩媚的意思。如果没有多年前的大糗事,丹青没准会异想天开的以为师兄在勾引自己,如今的他当然不会再有这种误会,只是一边津津有味的欣赏美人,一边在心里琢磨:到底是以前年纪小看不出来呢,还是师兄最近有了新的变化?因为昨日是入夜才到,所以早饭后丹青先跟着水墨去&ldo;宝翰堂&rdo;正式拜见了几位掌柜和供奉。江自修却没有出现,只是捎了几句话。丹青知道,为了避免外人知晓江家的底细,东家到店里来的时候其实很少。和郭掌柜打了招呼,水墨领着丹青从&ldo;宝翰堂&rdo;后门出来,准备穿过白石坊,沿着澄水南岸上甘露大街,带他去见识一番皇城气象。水墨一边走一边向丹青解说沿途风光,指点了几处,补充道:&ldo;其实从咱们&lso;宝翰堂&rso;大门出去,在南曲街口码头坐船游湖,才算是把京城胜景尽收眼底,不过今儿没有准备,改日吧。&rdo;丹青明白师兄所说的&ldo;准备&rdo;,其实是要略微改装,并且挑合适的时机前往。这个时代的法律并没有文化产品打假方面的规定,政府一般也不过问这个领域的事情。人们普遍的是依照所谓行规,凭眼力和经验进行交易。判定真伪之后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事后发现上当受骗,多数自认倒霉,不了了之。尽管如此,字画临仿终究是个地下行业,从业者的自我保护是作为行规存在的。这种自我保护自然不会像真正无法见光的秘密行业那样严酷,更何况再怎么说多少也算是些艺术工作者,当然要采用点铁成金举重若轻的技巧。比如江家弟子,最善于收敛锋芒。个中高手,还能根据需要改变自己的气质神态。再加上一点眉眼、肤色、发式、服饰等方面的配合,改装之后,和本人并没有太大区别。可就是那若即若离乍隐乍现的境界,却能让人即使有心观察,也不免时时疑惑,觉得似是而非,无法确定。现在,水墨丹青二人穿着最普通的深色布衫,微微低头,一边说话一边信步溜达。白石坊街巷交错,两旁红墙碧瓦,朱门紧闭,不少人家门口还蹲着威风凛凛的石狮子。这个时候,往来行人很少,只有路边梧桐树上黄叶无风自落,在脚下碎裂,沙沙有声。水墨忽然在一个巷口停下来,轻轻道:&ldo;左面第三张门,就是吏部尚书卢大人府邸。&rdo;&ldo;嗯。&rdo;丹青微不可察的点点头。兄弟二人接着往前走,仿佛刚才的对话根本没有发生过。吏部尚书卢恒这大半年一直忙得昏天黑地。刚过完年,百官还未从宫中太平宴的酒香中,上元节灯火的余韵中清醒过来,皇帝陛下突然向东南发难,以左谏议大夫为首席钦差,领着御史台一帮铁面无私的御史,五百内廷侍卫协助,直接抄了彤城太守方乔荫的家。此次抄家级别之高,规模之大,收获之丰,牵连之广,都是锦夏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。当日从方乔荫家中抄出金银财宝无数,差不多相当于国库几年的收入。钦差大人把抄出来的物品清单加急送到宫里,皇帝花了整整半个时辰才勉强看完,一怒之下,命令彻查东南官员。由此牵一发而动全身,东南高官纷纷落马,并且连带得京里也是一番动荡。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