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转危为机初见王妃(第1页)

故迎春用纤长的手指点了点自个儿的前额,对孔方家的调笑道:“旁的倒还罢了,只要这里头有货,咱们便不用怕什么。”

见孔方家的一脸迷惑不解,迎春便又安抚道:“如今外头这些事于我们悦己斋而言也算是一次危机,危机危机,是危也是机。”

“孔姐姐听我的,恐怕你口里的这些‘黑了心的贼盗’最终反倒能助我悦己斋一臂之力。”

孔方家的瞠目结舌,若非眼前这个是她崇拜有加的大奶奶,她都要上前摇醒她,问她到底在想什么美事呢!

可眼前之人偏偏就是一向行事最稳妥的大奶奶,孔方家的只得按捺下来,心事重重地将手里那盏白毫银针慢慢喝了。

末了,到底是忍不住,问了句:“奶奶那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?”

“盯着市面上,等更多的‘贼盗’出来。”迎春将孔方家的空杯盏接过,倾壶又蓄满了茶。

……

半月后,不用孔方家的火急火燎地来报,迎春就已经知晓如今连京中最负盛名的“四大银楼”里都流出了与悦己斋款式仿佛的簪钗来。

“奶奶您瞧瞧,这是天宝楼做的‘花月’。”孔方家的黑着脸呈上一方华美的描花卉锦盒来。

迎春打开看时,只见里头躺着个弧线优美的下弦月羊脂白玉簪子,簪子一端长出一簇精巧的金箔制成的金桂,花叶垂坠……

迎春瞧着这熟悉的样式,

熟门熟路地伸手在那金桂和白玉月簪相接处拧动了一下,那簇金桂果然应声而落。

迎春两指轻轻拈起这金桂,往自己鬓边簪了,又在镜中左右端详了片刻,摇头叹道:“这花用金箔来做富贵是富贵了,可哪有咱们晴雯亲手做的绒花那般灵动别致。”

再说这簪身改成白玉,还是不如用上等的银子,簪在发际,行动间便能泛出如月晕般清冽的冷光。

孔方家的见迎春还是这副不急不徐的模样,不禁急得直拍大腿:“我的好大|奶奶哟,如今已不是那等‘小毛贼’了,而是‘江洋大盗’了!别说助咱们了,怕是要将咱们都生吞活剥了去了。”

“如今好些梳头娘子给那些奶奶小姐们盘头回来都告诉我说,那些姑奶奶都觉着外头大银楼里做的首饰虽跟我们的样式一样,但用料做工更好。”

“好些人瞧了我们送去的新鲜样式,明明是喜欢的却不买,说是要等那‘四大银楼’出了同样式样的再去他们那儿买去!”

如今悦己斋的生意已颇有些向“上”发展的趋势——接待的客人越来越富贵。

孔方家的就爱做这些人的生意,出手阔绰不说,上门给她们盘头还都有打赏。若这些贵客流失了,孔方家的第一个要痛心死了。

而迎春心里想的却是,和那根基深厚的绘春、天宝、月容、顺和四大银楼比起来,她这悦己斋是小的不能再想的小本

买卖。

她暂时没有本钱同他们那样出手阔绰,用最昂贵的材料和最出色的工匠去打磨簪钗——

这些大银楼要不是有百年历史要不后头站着权贵,他们垄断的珠宝材料和能工巧匠,不是迎春这样的小商小户能企及的。故悦己斋做的首饰自然在原料和做工上不如他们远矣。

迎春也不多说什么,只伸手摘下鬓边的金桂掩鬓,插回月牙簪上,又将其原样放回锦盒内,推还给孔方家的:“妈妈拿去退了罢。”

言罢,又于桌案边挑了一刀崭新的玉版纸铺陈开来,吩咐道:“绣橘,研墨。”

……

这日以后,迎春便使孔方家的每日盯着四大银楼,凡上了新品,便都及时回报。

孔方家的虽不解何意,但也隐隐感觉迎春或将有大动作,便也每日兢兢业业将外头的消息如实传回。

一日,孔方家的从四大银楼回转,照例禀报:“奶奶,今儿只有两家上了新货。”

“一是那绘春楼上了‘十二花插’发簪,二是那天宝楼上了‘琼楼玉宇’的插梳。”

迎春此刻本正俯在桌前描画新想出的簪钗式样,闻言并没如往常那样说声知道了就让孔方家的下去,而是搁了手中的小狼毫,抬眸问道:“绘春楼新上了什么?”

“回奶奶,是‘十二花插’发簪,”孔方家的忙回,“一套十二根的簪子,簪头是各样的瓶觚,瓶觚里头插着每月的时令花。”

“去买一匣来。”

迎春吩咐下头。

于是,不到一炷香的功夫,一个精致的红漆嵌螺钿方盒便摆在了迎春案头。

迎春伸手开了匣子,十二枝金光灿灿的簪子顿时在窗边漏进的阳光下闪出夺目的宝气来。

迎春将指尖轻轻拂过这些花簪簪头的瓶觚和时令花——

一月梅花,插于白地黑花瘦梅瓶内;二月杏花,置于粉彩美人觚中;三月桃花,配豆青葫芦瓶……腊月水仙,则栽在白玉三足樽承盘内。

迎春信手取出那个杏花粉彩美人觚的簪子来,只见簪子下头压着二指宽的洒金竹片花笺,上书王介甫的《北陂杏花》一联,“一陂春水绕花身,花影妖娆各占春。纵被春风吹作雪,绝胜南陌碾成尘。”(1)

www.qqzww.net 青青中文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